Wish一直非常重视品牌知识产权的保护,近期更优化了禁售品的相关政策以引导商户规范运营。但是依然有不少商家不知如何正确规避仿品与处理品牌方的投诉。
今天W教授为大家奉上杜瑞鹏讲师的干货分享《规避仿品侵权,应对品牌投诉》,本文将从辨别仿品、规避仿品、应对投诉三个方面展开,为大家提供一个可供操作的方案。
从近期更新的产品政策可知,Wish对侵权行为的严厉态度。因此,我建议商家一定要极力规避销售仿品,以免因为赔款和被品牌方投诉而自毁辛苦经营的家底。
当然,马上就有商家跳出来问“我也不想违规啊,但是我也不知道这是仿品啊!”其实这句话就暴露了该商家所在公司对仿品管理教育的不足,倘若一家跨进电商公司不能较好地引导员工认识品牌、进行品牌管理。
那么这家公司的经营行为就是在“危险的边缘试探”,该公司很可能因为某个实力品牌方的投诉而落得血本无归。
一、辨别仿品、认知侵权风险
1、首先我们要准确了解禁售品的范围

所以识别仿品、规避仿品非常重要。相信很多商家培训新员工的第一堂课就是教授如何上架销售,但我们公司的新员工培训的第一堂课一定是辨别仿品。除了以上常见的辨别方法之外,大家需特别关注下列近来频繁遭受投诉的高危品类:
- 法律风险
- 赔款风险
- 国外律师事务所侵权投诉将冻结店铺货款,且面临高昂的和解金
- 店铺业绩波动巨大,现金流难以为继
二、如何避免产品侵权
- 检查容易识别的品牌名称、logo或者标签。

- 品牌不易发现的,检查是否有模糊或者隐藏的logo或标签。
在该案例中,无法一眼识别到品牌。但是进一步观察发现,品牌Tom’s的标签在鞋子内部。
- 如果在产品图片上看到了一个品牌,但不认识此品牌,请在网上进行搜索。
- 如果图片不包含品牌名称,logo或标签,还需再次查看标题和描述。
该商品的标题中有缩写VS,可以在搜索引擎中搜索关键词如 “Women VS Beachwear” 可了解到该商品及图片来源于品牌 “Victoria’s Secret”。
- 如果图片、标题和描述中没有品牌logo、名称或标签,尝试利用图片进行“反向搜索”。
商家可在搜索引擎中直接搜索图片,搜索结果显示该产品属于“Black Milk”品牌旗下商品。
推荐搜索引擎:
- Google Image Search: images.google.com
- Baidu: image.baidu.com
- Tineye: www.tineye.com
- Multi-services image search: iqdb.org
此外,大家可在以下网站查询产品外观和专利等信息:
-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:http://www.wipo.int/portal/en/
- 美国USPTO:http://www.uspto.gov/patent
- 欧盟EPO:http://www.epo.org/
- 日本JPO:http://www.jpo.go.jp/
- 韩国KIPO:http://www.kipo.go.kr/kpo/eng/
- 中国SIPO:http://www.sipo.gov.cn/
- 德国DE:http://www.dpma.de/
- 澳大利亚AU:http://www.ipaustralia.gov.au/
2、新员工重点培训
鉴于老员工具备一定的品牌素养,因此多数仿品侵权的原因都是新员工错误上传导致的。所以对于新员工的品牌培训尤为重要,以下几点培训建议供各位参考
- 公司内部要有仿品培训的标准课件,所有新员工入职必须先进行培训并考试
- 新员工上岗初期以老带新方式进行,所有新员工上传的产品要有老员工进行审核,1对1责任制
- 公司建立所经营类目的仿品手册,以Excel表格的形式。所经营类目的品牌产品以表格的形式罗列,并以一个月为周期进行更新。所有新员工上传产品要对照表格
- 新员工上传产品的类目进行限制,该类目熟悉以后,再逐步扩展类目
3、开发运营同责,从流程上避免侵权
产品开发和店铺运营同时对店铺侵权问题负责,产品开发负责自己所开发产品,店铺运营负责自己经营的店铺。两者交叉监
4、亡羊补牢:已出单产品如果发现侵权,立即下架,勿存侥幸
- 销售数量越少,风险越小,如果已经发生,要马上止损
- 侵权带来销量,对店铺的危害远大于收益;如果产品有了一定的流量,骤然被清除,会马上影响店铺整体流量
- 侵权产品带来的资金和库存风险远大于收益
三、被起诉了怎么办?
1、无视对方的起诉,会发生什么?
- 法院会发起缺席审判
- 平台资金被永久冻结,店铺无法解冻;缺席审判后资金会被转走
- 店铺拥有人有可能被对方律所持续追责,关联账号或者其他资金账号将被纳入缺席审判追讨范围
- 店铺拥有人在当地的电商经营活动将受到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;资料无法继续使用
- 只上架,未销售的情况
- 少量销售,单店铺不超过10个
- 大量销售,是店铺爆款
3、有以下几种应对情况:
- 在邮件规定时间内请律师应诉,避免法院冻结资金和店铺
- 请律师跟对方谈和解(不影响法院禁令),签署和解协议并扣款解冻
- 直接联系对方律师,跟对方律师进行谈判以争取和解
- 判断冻结金额和店铺价值,再做定夺
4、官方建议:商户应该如何处理TRO
- 通过联系美国的律师来尝试确定TRO的范围
- 通过和律师联系来尝试改变诉讼中判决和找到其他的一些纰漏之处
- 与品牌所有者的律师进行沟通,并协商解决方案,使可重返平台开展运营
不采取任何措施是最糟糕的选择,因为这可能会被认为商户默认判决,从而永久禁止商户从平台上进行交易,并且商家会被要求将全部帐户余额交给品牌所有者的律师